请重新登录。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户经理或中心客服4001666200。
编辑 公司信息
东兴铝业拥有熔铸厂、模具厂、压铸厂、挤压厂、氧化厂和五金加工厂,全部采用德国、台湾的世界一流的生产线,公司经过两次的改组和扩充,年产已经超过23000吨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集团属下的五金加工厂已经拥有自己的品牌的成熟产品,如太阳能电池板边框及支架用铝材配件、LED灯具挤压及压铸和深加工、CPU散热器、板卡散热器、铝制家私、童车、铝梯、灯具、暖通等。挤压型材厂经过10年的研究和开发,型材品种已经达到十万多个,广泛应用于科技、机械、电子、各种电器面板、汽车、建筑等行业。
公司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以科技为先导,挤型与深加工并举,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战略, 成立了开发中心和检验开心,拥有先进的检验设备,如光谱分析仪、洛氏硬度计、钳式硬度计、电子显微镜、金相分析仪、投影测量仪、涡流测膜仪、色差仪等检测仪器。
新闻与活动
-
东兴铝业成功举办珠三角地区铝加工行业经验交流会
2012年8月4日,由工业铝材行业龙头企业——东莞东兴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联合主办的“珠三角地区铝加工行业交流会”在中堂镇凯景酒店国际会议厅举行。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科技局、中堂镇领导,以及来自珠三角地区相关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几十家铝加工行业企业家参加了会议。与会嘉宾共同就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铝加工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如何扩大和加强合作、铝加工行业的管理模式探索、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以及工业铝合金产品未来发展方向等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在本次交流会中,东兴铝业集团董事长何旭坤先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东兴铝业集团的市场定位、中长期的发展战略、新技术的创新成果等。 何董事长认为,随着下游产业北移,国内铝型材产品需求疲软以及经营成本增加,用工难等情况下,企业必须制定与时俱进的中长期差异化产品发展战略,规范及专业化公司治理和人才创新转型,以及研发新材料新技术,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何董事长说,东兴铝业集团领导层早在2002年就认识到建筑铝材巿场在未来很难有较大发展,因此果断砍掉了铝门窗型材的生产和销售渠道,改为生产难度大,但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工业铝材。随之成立铝材五金深加工厂和压铸厂,将上下游加工生产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质量、交期,降低了成本。实践证明,这种差异化经营,不但避过了铝门窗型材厂的竞争白热化洗牌,而且取得不俗的业绩,目前东兴铝业集团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铝加工行业的标杆企业。 同时,集团联合上游企业贵州广茂电解铝厂,在铜仁市投资铝棒制造厂,将摄氏930度的铝水直接产出合金铝棒,避免了一般铝厂用铝锭熔成铝合金棒的过程,减少了铝锭二次重熔时的燃料消耗、碳排放和铝耗,有效保证了集团主要原材料的低成本和稳定来源,同时极大地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和表扬。 在科研成果方面,东兴铝业集团一直致力于研发新材料新技术,通过长期的资金、人才的投入,针对LED及太阳能光伏产业,成功开发了数十款配套产品并量产出口,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同时跟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一起产学研合作,开发出56.5IACS高导电率铝合金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从而进入了某著名电气企业全球供应商名录,成为其全球金字塔顶尖供应商。当下由于铜资源逐步紧缺,使用铜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同时,如果铝合金的导电率能提高1%,每年全国将会节省数亿度电,所以铝代替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镁合金比铝轻百分之三十七,能满足减震和高硬度要求,它的应用是当今世界的研究课题,最近,公司跟中南大学合作,引进改造了广东省第一条镁合金挤压生产线,希望未来在新材料的应用上带来突破,带动新产业的发展。 为满足集团发展需要,东兴铝业集团已与谢岗镇政府签订了220亩工业用地合同,新的东兴铝业工业园区正在建设之中。 媒体报道: 东莞日报(2012年8月6日第C03版): 珠三角铝加工行业交流会日前在中堂举行 工业用铝“吃香” 铝企抱团升级 南方网: 创品牌立标准和创新转型 中国铝业网: 东兴铝业何旭坤:控制成本和差异化经营是盈利的根本 广东新闻网: 东兴铝业:打造全球最大铝散热器项目
2013/10/23 -
东兴等6券商备战IPO 明年或迎上市高峰
东兴、东方、国信已在走证监会审核流程;国泰君安、银河、东莞明年上市可期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国内券商又掀起了新一轮IPO潮。据本报记者初步梳理,已有东兴证券、东方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东莞证券等券商正奔走在IPO征途上。 东兴、东方、国信 在走
2012/08/22 -
东莞东兴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旭坤 控制成本和差异化经营是...
记者: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可以说东兴是铝加工行业的领跑者,您认为铝加工企业应如何从低端产品加工走向附加值高的尖端铝产品加工? 何旭坤:一个企业要盈利除了资金、市场和管理等因素以外,控制成本和差异化的经营是重要因素,改变经营模式以适应经济发展是生存之道。 早在2002
2012/08/06